用戶介面(UI)設計師
設計師-標題圖-2-870x440.jpg)
簡述
有另一個頁面描述了崗位【用戶體驗(UX)設計師】,而這裡所說的【用戶介面(UI)設計師】與【用戶體驗(UX)設計師】有近似的性質,很多時候有的公司也會將這兩個職業納入同一個人,稱為【用戶體驗及介面(UX/UI)設計師】。
簡而言之,UX是大腦所想的,UI是眼睛所看見的,UX設計師設計的是一個「產品的使用感覺」,而UI設計師設計的是一個「產品的呈現」。
職責
設計頁面上的功能,顧及使用的便利性與整個設計的美學,維持並創造網站的美觀性。使用者介面設計師專精於「產品怎麼呈現」。他們負責設計每一個與使用者互動的網頁或畫面,然後確認 UI 在視覺上能傳達 UX 設計師展示的路徑。UI可以是將UX理念實踐的美學工程師,包括整個網站的顏色、字型、字體大小、配置安排。
所需技能
由於UI的設計往往牽涉到心理學等不同的知識,為了要增加思考的廣度與深度,願意額外花時間學習,並有強大的自學能力、願意接受網路時代快速的變化等等,是一位好的UI設計師應該具備的能力。除了閱讀書籍,參加各式講座也是Riven認為的重要途徑,讓不同的知識進行碰撞,並思考如何將這些內容轉化成設計的養分,是UI設計師另一項重要的特質。
晉升途徑
設計年資 | 月薪 |
0 至 2 年 | HK$20,000起 |
2 至 4 年 | HK$30,000起 |
4 至 9 年 | HK$50,000起 |
參與過世界知名項目 | HK$80,000起 |
常見項目和生活例子
平時你所用的網頁/apps的畫面/頁面,都是由UI設計師做的。譬如下圖:
相關課程
視覺藝術/設計相關
入職條件
作品集
許多甫踏入UI領域的求職者,往往會先遇到作品集不足的問題。面對這樣的問題,建議除了在學生時代開始累積作品之外,如果是已經畢業,或有身負其他正職的轉職者,可以先從side project開始著手,在進行side project的過程中,除了能夠累積作品集、向他人展示自己具有一定的技能之外,更可以向面試官展示自己對該領域的熱情與動力。
另外,線上作品集是一個重要的趨勢,身為UI領域的求職者,一本線上作品集更能顯現你對UI產業的熟悉。
履歷
履歷的部分,除了不論各行各業都要注意將內容寫得具體之外,UI設計師是一個需要與其他部門:像是工程師、行銷團隊協調的職位,因此在編排履歷時,要注意自己是否掌握每一個項目、作品的構思過程,讓面試官能夠評估你的協作能力。
如同前文描述,UI設計師和平面設計師不同,除了美感之外,UI設計師也必須能捍衛自己的作品,解釋為什麼作品會這樣設計,如此的設計是配合了使用者的哪些習慣?這些設計如何幫助使用者操作網站或者介面?將自己的思維、過程放進履歷中,讓你的作品更具說服力,也更能表現自己具備成為UI設計師的專業。
相關職業
UI v.s UX設計師
UI與UX雖然常常被擺在一起描述,但這兩者其實指涉了不太一樣的工作內容:「UX」的全名是User Experience,顧名思義,是針對使用者體驗進行研究的設計師。一位好的UX設計師所關注的,並不只是產品使用當下的體驗,也包括使用產品前、使用產品後的各種細節。
UX設計師面對的是消費者、是客戶,他們的工作內容可能跟一般人對「設計師」想像有些出入,UX設計的不是漂亮的畫面,而是整個產品的使用邏輯,UX設計師必須做質化與量化的研究,並依據使用數據提出產品優化的相關建議。
UI之所以會常常與UX放在一起,是因為UI設計師所設計的往往是網頁或是畫面,當UX設計師設計好了互動模型、UI的規格之後,UI設計師就要想辦法設計出符合公司形象及美感的介面。廣義的UX也包括了UI的內容,但在分工上,兩者仍有不同之處。
UI v.s 平面設計師
那麼UI設計師聽起來與平面設計師似乎差異不大?的確有許多平面設計出身的人才,漸漸開始往UI領域發展。UI設計師常用的的設計工具不論Sketch還是Adobe XD,與PS、AI都是使用邏輯相似的向量工具,因此轉職的門檻的確比較低。
不過一個重要的差異,在於UI設計師與平面設計師所使用的媒介並不相同,平面設計多是以紙類為媒介,而UI設計師所使用的媒介是網路、App。既然如此,UI設計師不但需要與工程師配合,還必須跟上這些科技發展的腳步,UI設計師常常要對程式語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,以免產生工程師沒辦法將花費心力做好的設計稿實現的情況。